霞浦县天然峰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党支部书记刘开云

2025-11-28 09:49 柒品 中国科技日报
浏览

茶韵承匠心,云开拓茶路

——访霞浦县天然峰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党支部书记刘开云

在福建霞浦云雾缭绕的茶山之间,刘开云如同一位执着的茶路行者,以霞浦县天然峰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党支部书记的双重身份,在这片茶香浸润的土地上书写着匠心传奇。

从返乡创业到引领产业,刘开云的每一步都镌刻着匠心印记。助农路上,他带动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其所在的天然峰农业专业合作社更获评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从而让茶香成为乡村振兴的致富密码。在研学与教育创新领域,他推动共建“兴农驿站”等实践基地,联动爱唯教育搭建劳动实验平台,让茶文化传承落地生根。而在技艺与产品领域,刘开云的匠心更显璀璨。他个人先后获得福建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福建省乡村振兴标兵等称号,其“劝儒白茶”系列产品屡获全国金奖,南京国际茶产业博览会“白毫银针”再添金奖等等。这些荣誉既是对他技艺的肯定,更是他以匠心守护茶产业、以情怀反哺乡土的生动见证,为我们揭开了一段从茶园到舌尖、从传承到创新的非凡茶路篇章。

以匠心耕耘茶园,以品质奔赴共富

霞浦县水门乡里洋村,海拔500多米的山间常年云雾缭绕,富含矿物质的土壤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天然养分,孕育出芽叶饱满、韵味醇厚的优质茶青,这里既是刘开云茶产业梦想的起点,更赋予其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作为霞浦县天然峰茶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开云深知品质是茶产业的生命线,而生态是品质的根基,因此始终坚守“绿色生态”理念,倾力打造纯净天然的茶园。园内错落分布的太阳能风吸式杀虫灯,以物理方式捕杀害虫,杜绝化学农药使用,从源头守护茶叶安全。

而在除草方面,刘开云摒弃了便捷但有害的除草剂,选择了人工除草的方式。虽然这种方式耗费人力和时间,但却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土壤的生态环境,避免了化学物质对土壤的污染,让茶树能够在健康的土壤中茁壮成长。施肥时,他选用生物有机肥,这些肥料富含丰富的有机质和微生物,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为茶树提供持续而温和的养分,使茶叶蕴含着更加丰富的营养物质和独特的风味。此外,茶树间种也是他的一项重要举措。他巧妙地在茶树间种植一些其他植物,这些植物不仅能够增加茶园的生物多样性,营造出和谐的生态环境,还能起到固氮、保水、调节微气候等作用,为茶树的生长创造了更加适宜的条件。通过这一系列的生态种植方法,刘开云成功打造了“生态茶园”,提升了茶青品质,为生产高品质的茶叶奠定了坚实基础,让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大自然的纯净与美好。

而作为党支部书记,刘开云始终坚信,茶产业既是个人的事业追求,更是带动乡亲脱贫致富、实现共同富裕的希望纽带。他创新推行“公司+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将分散的茶农紧密联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发展共同体,让茶园成为乡村振兴的坚实依托。

刘开云深知,许多茶农虽有丰富的种茶经验,却在科学种植与管理上存在短板。为此,他主动搭建技术帮扶平台,组织集中面授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上门,向茶农系统传授茶叶种植新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知识及科学管理理念。

在云雾缭绕的茶园里,总能看到他亲力亲为的身影。他手把手示范茶树修剪技巧、茶叶采摘时机判断、合理施肥方法等实用技能,让茶农们直观掌握操作要点,将理论知识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能力。

针对茶叶采收淡季茶农收入减少的困境,刘开云推出暖心举措,优先招收贫困户到厂区从事茶叶挑捡等工作。这一安排不仅为贫困户提供了稳定的淡季收入,有效缓解生活压力,更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在他的不懈推动下,合作社吸纳的3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昔日贫困家庭纷纷盖起新房、改善生活,孩子们安心求学,幸福笑容绽放在乡亲们脸上。刘开云用实际行动成为乡亲心中信赖的致富带头人,其所在的合作社也凭借突出的助农成效,先后获评宁德市扶贫优秀龙头组织、福建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等荣誉。这些沉甸甸的称号,既是对合作社工作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刘开云深耕茶产业、心系乡亲的匠心与担当的最好褒奖。

匠心琢技艺,科技铸茶魂

在茶叶制作领域,刘开云始终敬畏传统技艺,又勇于创新,力求将每片茶叶的自然馈赠与茶农辛劳转化为绝佳风味。他恪守“看茶做茶,看天做茶”的古老原则,在各制作环节依据茶叶特性与天气变化精准决策。针对白茶萎凋受天气制约的痛点,刘开云突破传统全日光萎凋的局限,创新建设空气能萎凋室。通过精准控制温度,模拟日光萎凋环境,实现日光与空气能结合的复合式萎凋,既摆脱阴雨天气对萎凋质量的影响,保障生产稳定性,更让茶叶香气更浓郁、口感更醇厚、茶汤更清澈,受到了众多茶客的喜爱和追捧。

除了萎凋环节的创新,刘开云在其他制作环节也同样精益求精。他亲自参与每一个步骤,从茶叶的采摘、开筛,并筛、挑选,成香定韵每一个动作都饱含着他对制茶技艺的热爱和执着。他不断总结经验,根据不同的茶叶品种和原料特点,调整制作工艺,力求让每一款茶叶都能展现出最佳的品质和风味。正是这种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创新,让刘开云制作的茶叶在众多茶叶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茶中精品,也为霞浦白茶的制作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这一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科学管理茶园,是对品质的承诺,更是对自然的敬畏。”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刘开云敏锐地意识到,科技将是推动茶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于是,他通过看田人数字化管护、杀虫灯物理防虫、诱捕器精准治虫等措施,构建“测-防-管-溯”全链条绿色管理体系。一方面,借助看田人智能物联网系统,实时监测土壤墒情、茶树长势,实现每一缕茶香生长轨迹的精准溯源,布设频振式智能杀虫灯,利用害虫趋光性物理灭虫,从田间到舌尖守护茶香纯净,实现“零漏网”自然共生。另一方面,以腐熟有机肥替代化学化肥,改良土壤团粒结构,减少面源污染,促进生态循环,从根源提升茶叶品质。同时,天然峰携手福建农科院开展“有机肥+土壤微生物调控”试验示范,中国农科院转让绿色栽培技术,共同打造天然高端茶园标杆,从而推动茶业向智慧生态跃迁。

如今,天然峰茶业年产各类茶叶100多吨,产值达2000多万元,产品畅销全国,成为当地茶产业领军企业。同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刘开云将品牌塑造作为核心战略,积极参与各类博览会与茶叶赛事,让霞浦白茶这颗璀璨的明珠走出霞浦,走向全国。每一次参加博览会和比赛,刘开云都精心布置展位、展示茶文化,热情推介霞浦白茶的历史底蕴与独特品质。并且在各类“茶叶”比赛中,刘开云的茶叶更是凭借着卓越的品质屡获殊荣。第八届中国茶叶博览会“白茶?白牡丹类”创新金奖、第九届中国茶叶博览会“白茶?白牡丹类”金奖等全国大奖几十项,都是对他茶叶品质的高度认可。这些奖项不仅为他的企业赢得了荣誉,也让霞浦白茶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不断提升,逐渐在全国茶叶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除了参加各类活动,刘开云还积极传承推广“霞浦白茶”制作技艺。目前,劝儒白茶制作技艺已经成功申报霞浦县级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无疑为霞浦白茶的品牌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环,让霞浦白茶更具文化底蕴和历史价值,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通过品牌塑造和文化传承,刘开云让霞浦白茶的茶香飘满了全国,成为了福建茶叶的一张亮丽名片,也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匠心赋能育桃李,茶韵传承续华章

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撑。为了培养更多茶产业人才,刘开云积极探索茶产业与教育的融合之路,与高校、科研机构展开深度合作,建立了多个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平台。与北京科技大学建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和“兴农驿站”社会实践基地,成为了学生们了解茶产业、实践茶文化的重要场所。

在这里,学生们不仅可以走进茶园,亲身感受茶树的生长环境,学茶叶的种植和管理知识,还能深入生产车间,参与茶叶的制作过程,了解茶叶从鲜叶到成品的每一道工序。与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更是为学生们提供了专业的学术指导和实践机会。学院的专家教授们经常来到基地,为学生们讲授茶叶科学的前沿知识,解答他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学生们在这里,不仅能够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还能通过实践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为未来投身茶产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实践基地的建立,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也为茶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刘开云让茶产业与教育紧密结合,实现了知识与实践的交融,为培养茶产业人才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茶文化,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刘开云积极开展研学活动。在他的带领下,天然峰茶业成为了众多学生研学的热门目的地。当学生们走进天然峰茶业的研学基地,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亲手采摘鲜嫩的茶叶,那一刻,他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馈赠和茶农的辛勤。随后,学生们来到制茶车间,观看茶叶的制作过程。从开筛、合青、精制到干燥,每一道工序都让他们惊叹不已。他们亲眼目睹了茶叶在工匠们的手中,如何经过一道道精细的加工,变成香气四溢的成品茶。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了解了制茶的技艺,更体会到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除了体验制茶过程,学生们还学了茶文化历史和知识。在茶文化展示厅里,他们聆听着讲解员讲述茶文化的起源和发展,欣赏着精美的茶具和茶叶展品,感受着茶文化的独特魅力。他们了解到,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和智慧。通过这些研学活动,学生们不仅增长了见识,还培养了对茶文化的热爱之情。他们纷纷表示,要将自己在研学中所学到的茶文化知识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茶文化。刘开云的研学活动,不仅为学生们提供了一次难忘的体验,也为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这段茶香研学路的匠心传承,最终让大众在“一叶一世界”中,触摸到茶园科学管理的品质温度与自然敬畏。

立足新起点,刘开云对未来满怀期许。他计划持续强化“劝儒白茶”等品牌建设,提升其国内外市场影响力;加大科技投入,引进先进设备与技术,探索茶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融合,提质增效并拓展市场。在教育融合方面,他将联动更多高校、中小学及科研机构,丰富实践教学与研学形式,培育更多茶产业人才与茶文化爱好者。刘开云深知,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传承和创新。在未来的道路上,他将继续秉持匠心精神,坚守对茶的热爱和执着,不断探索和实践,为茶产业的发展和茶文化的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他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霞浦茶文化在新时代必将焕发更耀眼的光芒,从而让那一缕缕茶香飘得更远,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