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验传承”走向“模型牵引”——南网超高压海口分局海缆人才培养模型探索实践

2025-10-27 16:44 六郎 中国科技日报
浏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南网超高压海口分局立足海上风电与海缆工程建设的战略需求,积极探索构建适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公司以海缆人才培养模型为核心抓手,围绕“集控运检、项目经理、技术研究”三大职业发展方向,创新推行“一人一策”成长路径和数字化能力画像管理,推动人才结构由传统“单通道”向多元立体纵向通道转型,为海缆工程高质量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支点。

聚焦多通道发展,构建分层分类人才梯队。针对海缆专业复杂多样的技术需求,公司科学划分基础型、后备型和技术技能专家三级人才层次,细分集控运检、项目执行、技术研究三大职业方向,形成“基础技能夯实—中级储备成长—高级专家引领”的纵向梯队结构。打破传统晋升瓶颈,推动人才精准匹配岗位需求,实现梯度衔接和多通道发展,促进专业技术与管理能力协同提升。

制定分层分类培养体系,推动“一人一策”个性化成长。依托标准化胜任力模型,结合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制定分层分类、个性化的培养路径,涵盖核心通用课程、技术进阶课程、专家成长课程及行动学习模块。通过系统化课程体系与实操训练,实现差异化发展,推动人才筑基、强基和能力跨越式提升,确保理论、实操和能力验证的全流程闭环培养。

数字赋能管理,打造动态能力画像与绩效闭环。建设海缆专业人才数字管理平台,集成人才发展、任务考核与后备帮带三大核心模块,实现从人才成长进度、关键任务执行到绩效反馈的全过程数字化管控。平台基于AI数据分析,实现动态能力画像精准描绘,支持“一人一策”成长路径的智能跟踪与调整,有效提升人才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

创新积分系统,量化人才成长与激励效果。依托数字化平台,构建基于积分的能力量化管理系统,将人才在岗位胜任能力达标、关键行为表现及任务绩效等维度的表现转换为积分,实现多来源积分自动采集与实时统计。积分系统不仅支持阶段性成长建议自动生成,还能通过积分变化分析动态调整培养策略,激励人才积极参与学习与实践,形成“有指标、有反馈、有依据”的人才发展闭环,大幅提升培养针对性和成效。

展望未来,持续深化能力模型与数字化应用面对深海机器人智能运维、超高压柔性直流输电等技术挑战,公司将持续完善“三层三级”能力模型,聚焦极端海况应急、智能装备协同操作等专项能力。同步深化数字化管理平台功能,推动人才通道智能化、多元化发展,加快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海缆专业人才队伍,为“双海战略”实施、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国家能源安全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南网超高压海口分局  曾剑、徐可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