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医药大学举办“医路乡前,传承中医薪火”志愿者宣讲活动以促进中医药文化传扬革新

2025-02-27 09:45 六郎 中国科技日报
浏览

通讯作者:马国冰、王祥蕾、孙曼茹、李月明、魏翊雯、褚蓄、张欣欣、朱薇宇

为深入探究中医药文化进入校园的成效与问题,激发学生对中医药的热爱,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弘扬,1 月 22 日,山东中医药大学“传承中医薪火”宣讲团在菏泽市曹县致远实验学校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回乡看齐鲁”志愿宣讲活动。

通讯作者:马国冰

队伍出发前在校合影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国冰 供图

为深入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提高中小学生对中医药的认知和兴趣,近日,多地开展了“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

在各地的中小学校,还通过多种方式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如开发中医药文化校本课程,探索中医药文化与多学科融合渗透,打造中医药体验活动阵地、长廊文化阵地、劳动实践阵地、社团活动阵地、饮食文化阵地、校外宣传阵地等,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中医药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学中了解中医药知识,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中医药学科的兴趣,提升健康素养和文化自信。

志愿者引导学生鉴别中草药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褚蓄 供图

为增强学生的参与感与实践能力,宣讲团举办了一场中草药鉴别活动。团队准备了干燥的中草药样本,并提供图书馆相关资料供学生查阅。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团队挑选了适宜的中草药供其体验与鉴别。

对于小学生,因其兴趣和好奇心较强,志愿者选取了颜色鲜艳、形状独特的红花。红花花瓣呈鲜亮红色,形状如小鸟展翅,易于辨认。

对于初中生,考虑到他们已具备一定科学知识和实验能力,志愿者选择了薄荷。薄荷叶片呈鲜绿色,气味清凉,可通过让学生亲自提取其有效成分并制作简单制剂,如薄荷茶或薄荷口香糖,使学生亲身感受其药理作用,且薄荷具有解表散寒、清热解毒的功效,对流感引起的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有一定缓解作用。

志愿者帮助学生辨别中草药。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曼茹 供图

对于高中生,鉴于他们已拥有一定的药理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志愿者挑选了较为复杂的中草药,例如连翘。连翘果实呈椭圆形,果皮为红色,容易识别,同样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寒的作用,对流感导致的发热、咳嗽、咽痛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志愿者耐心教学生中草药知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欣欣 供图

活动过程中,“医路乡前,传承中医薪火”的成员向学生阐释了各类常用中药材的特点与用途,并用生动有趣的话语叙述了中医药学的历史起源与发展进程。另外,志愿者们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同学准备了适宜的学资料以及富有趣味性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可以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中医药的相关知识。

在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宣讲活动圆满结束。此次宣讲活动的成功举办,对中医药文化的推广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使我们中医药专业的在校学生发现了当前中医药宣传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改进。

志愿者提问学生中草药知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马国冰 供图

“医路乡前,传承中医薪火”宣讲团的成员均来自该校相关专业学院,他们拥有丰富的教学及实践经验。此次活动旨在增进中学生对中医药的了解,强化其应用意识,增强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文化自信,为中国医药事业培育更多优秀人才献出一份力。

在整个志愿宣讲进程中,志愿者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采用了各异的宣讲内容与引导方向。针对低年级学生,通过讲述生动的小故事及展示植物来吸引其注意力;面对初中生,将中医药知识与日常疾病的研究相结合;对于高中生,则着重介绍中医药专业的实践案例以及现代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志愿者实施因材施教的分层次宣讲,以便更好地吸引学生关注,使学生切实感受中医药文化的魅力,持续加深对中医药的喜爱。

据悉,本次活动得到了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与支持。山东中医药大学“医路乡前,传承中医薪火”实践团通过一系列有关中草药的讲解与实践活动,顺利地将中医药文化引入校园。校方表示会继续强化与中医药大学的合作,加大中医药文化的宣传力度,提升师生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水平与社会影响力。相信在这般努力的推动下,我国中医药教育事业必定会取得更为卓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