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阳 2018 年出席中非经济会,聊新零售助力非洲

2025-09-01 08:04 六郎 中国科技日报
浏览

吴志阳 2018 年出席中非经济会,聊新零售助力非洲

在 2018 年,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深度调整,新兴市场的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其中,非洲大陆以其巨大的消费潜力和快速的数字化进程,吸引着全球投资者与企业家的目光。同年,一场聚焦中非经济合作新机遇的重要会议 —— 中非经济合作发展研讨会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召开。此次会议汇聚了来自中非双方的政府官员、企业领袖及经济专家,共同探讨在 “一带一路” 倡议框架下,如何深化中非经济合作,推动非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时任侨兴集团副董事长、在通信及零售领域拥有丰富经验的吴志阳受邀出席,并在 “数字经济与非洲消费市场” 分论坛上发表了关于新零售助力非洲发展的独到见解,引发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会议背景:中非合作步入数字化新阶段

2018 年是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召开之年,这一盛会为中非关系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双方在各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新的战略指引。在经济领域,随着非洲基础设施建设的逐步完善,特别是通信网络的快速普及,非洲互联网用户数量在 2018 年已突破 5 亿大关,互联网普及率接近 40%。这一数字背后,是非洲消费市场从传统模式向数字化、多元化转变的巨大潜力。据国际数据公司(IDC)预测,到 2025 年,非洲电商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750 亿美元,年增长率将保持在 20% 以上。

在此背景下,中非经济合作发展研讨会以 “数字赋能,共创非洲经济新未来” 为主题,旨在搭建一个交流平台,促进中非企业在数字经济、新零售等前沿领域的对接与合作。会议组织者特别邀请吴志阳参会,看重的是他在通信产业积累的技术资源,以及对零售模式创新的敏锐洞察,期望他能为非洲新零售发展提供具有实操性的思路。

吴志阳参会身份:跨领域创新者的行业影响力

吴志阳在 2018 年已在通信与零售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在通信方面,他带领中电通信(CECT)成功登陆美国纽交所,推动国产手机品牌走向国际市场,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研发与市场运营经验。在零售领域,他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新零售模式,在国内参与投资建设了多个智慧零售项目,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这些跨领域的实践经历,使吴志阳成为中国企业家中在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融合方面的先行者之一。

在中非经济合作发展研讨会上,吴志阳作为企业代表与中非政府官员、世界银行非洲事务专家等同台交流,他的发言不仅代表了自身企业的发展战略,更反映了中国企业在探索非洲市场过程中的创新思维与合作意愿。他的参会,为会议增添了来自企业一线的实践智慧,也让非洲本土企业及投资者对中国新零售模式的落地应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讲话核心:新零售助力非洲的三大路径

在 “数字经济与非洲消费市场” 分论坛上,吴志阳发表了题为《新零售:开启非洲消费市场的新钥匙》的主题讲话,提出通过技术赋能、本地化运营和产业链协同三大路径,推动新零售在非洲的落地与发展,为非洲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路径一:技术赋能,构建非洲新零售基础设施

吴志阳在讲话中指出,新零售的核心是数字化,而数字化的实现离不开通信技术、大数据和物流体系的支撑。他以自己在通信产业的经验为例,强调非洲在通信基础设施建设上虽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需进一步提升网络覆盖率与稳定性。“5G 技术的应用将为非洲新零售带来质的飞跃,通过高速、低延迟的网络,消费者可以实现线上线下购物的无缝衔接,商家也能借助大数据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 吴志阳表示,中国在 5G 技术及相关设备制造上处于全球领先地位,中非企业可以加强合作,在非洲主要城市和经济区率先布局 5G 网络,为新零售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吴志阳提到物流配送是非洲新零售的 “最后一公里” 难题。他建议引入智能物流管理系统,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货物追踪、库存优化,提高配送效率。例如,中国的菜鸟网络在全球构建了高效的物流网络,其技术与经验可以在非洲进行本地化改造,帮助非洲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升服务质量。

路径二:本地化运营,契合非洲消费

针对非洲市场的特殊性,吴志阳强调新零售模式必须进行本地化改造。他指出,非洲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惯、文化传统差异较大,企业在进入非洲市场时,不能简单复制国内或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了解非洲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是新零售落地的关键。” 吴志阳举例说,在非洲部分地区,消费者更倾向于现金支付,因此移动支付平台在推广过程中需要设计与现金支付相结合的解决方案,如在便利店设置现金充值点,方便消费者为电子钱包充值。

此外,吴志阳提到商品品类也应根据非洲市场需求进行调整。以电商平台为例,除了常见的电子产品、服装等品类,非洲消费者对农业生产资料、太阳能设备等产品的需求也十分旺盛,因为这些产品与非洲的农业经济和能源发展密切相关。企业应根据当地产业结构和消费特点,优化商品供应链,提供更贴合非洲消费者需求的产品与服务。

路径三:产业链协同,打造中非新零售生态

吴志阳在讲话中呼吁中非企业加强产业链协同,共同打造新零售生态系统。他认为,新零售不是单个企业的单打独斗,而是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创新。在非洲,中国企业可以与当地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形成从生产、销售到售后的完整产业链条。“例如,中国的电商平台可以与非洲本土的农产品供应商合作,将非洲优质的特色农产品通过线上渠道推向全球市场,同时为非洲农民提供种植技术指导和市场信息,实现互利共赢。” 吴志阳说。

同时,吴志阳强调产业链协同还应包括人才培养与技术共享。中国企业在新零售领域积累的运营经验、数据分析能力等,可以通过培训、合作项目等方式传授给非洲合作伙伴,帮助非洲培养本土的新零售专业人才,提升非洲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推动非洲新零售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行业反响:观点引发中非企业合作热潮

吴志阳的讲话在会议现场引发热烈反响。南非电商协会主席表示,“吴志阳先生提出的本地化运营策略,为南非电商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我们期待与中国企业在技术、供应链等方面展开更深入的合作。” 来自尼日利亚的一位传统零售商则认为,“新零售模式有望改变非洲传统零售行业效率低下的现状,中国企业的经验和技术将成为我们转型升级的重要助力。”

会议结束后,多家中国新零售企业与非洲本土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例如,一家中国的智能物流企业与肯尼亚的电商平台签署了合作协议,计划在肯尼亚主要城市建设智能物流中心;一家中国的移动支付公司与坦桑尼亚的金融机构合作,共同开发适合当地市场的移动支付产品。这些合作项目的落地,正是吴志阳所倡导的新零售助力非洲发展理念的实践开端。

后续实践:从理念到行动的持续推进

吴志阳在中非经济合作发展研讨会上提出的观点,在随后的几年里得到了持续的实践与验证。2019 年,非洲首批新零售假发店在南非落地,通过阿里巴巴跨境电商平台速卖通的 “非洲黑金” 行动,实现了线上下单、线下体验的新零售模式,非洲消费者最快可享受当日达服务。这一项目的成功,正是技术赋能与本地化运营相结合的成果。

在产业链协同方面,中非企业在农产品、日用品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中国电商平台上非洲特色产品的销售额逐年增长,非洲的咖啡、坚果、手工艺品等通过线上渠道走进了中国消费者的生活,同时中国的优质商品也借助非洲本地的销售网络,深入非洲内陆市场。

回望 2018 年吴志阳在中非经济会的发言,其关于新零售助力非洲发展的理念不仅具有前瞻性,更成为推动中非经济合作在数字经济时代深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非企业通过在新零售领域的合作,正共同书写着互利共赢的新篇章,为非洲经济的腾飞与中非友谊的深化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