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纯钢板印刷技术破局:光印科技团队探索光伏电极降耗新路径

在推动新能源技术发展的道路上,一支来自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的光印科技团队,正脚踏实地,用所学知识为光伏电极制造环节的降本增效贡献自己的智慧。这支由光伏材料制备技术、应用化工等多个专业学生组成的队伍,正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模式的生动体现。在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下,负责人孙文涛带领团队整合了材料、控制、设计等跨领域知识,将课堂所学延伸至产业实践。
面对光伏电极印刷环节长期存在的技术难点——尤其是高成本的银浆材料和某些关键技术的依赖,年轻的“光印科技”没有退缩。依托学校的实验平台和老师的专业支持,他们开始了为期数年的技术攻关。团队的核心创新在于探索了高强度钢板替代传统丝网的技术路径,在材料与工艺、结构设计、智能辅助升级等方面进行创新尝试。团队还尝试将AI技术引入生产监控环节,开发了一套智能辅助系统,旨在更精准地控制银浆用量,大幅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材料浪费。
这套聚焦于“降银耗、提效率、增可靠性”的创新方案,其核心价值在于探索了一条材料与工艺国产化的新思路。经过在行业龙头企业的初步合作验证,该技术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在保证电池性能的同时,能有效降低银浆这一关键材料的消耗和生产成本,提升了工艺稳定性。国家科技部的查新报告也肯定了该技术在纯钢板印刷应用领域的创新性。
更令人欣喜的是,这项源于校园的技术探索,正逐步走向产业应用。光印团队已开始与多家光伏企业(如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些公司等)接洽合作,其开发的钢板印刷技术方案,对现有生产线改造要求相对友好,具备在主流电池技术路线上推广的可能性。项目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未来也有望带动相关技术岗位的需求。团队还积极探索技术惠农,探索“光伏+农业”模式的应用潜力。
“作为青年学生,能结合专业所学,为解决行业的一个实际问题尽一份力,我们感到非常自豪。”团队负责人孙文涛表示,“用钢板替代丝网,努力降低贵金属消耗,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尝试,更是我们践行所学、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的青春答卷。”光印科技团队的故事,是“产教融合”结出的硕果,更是当代青年立志科技报国、用智慧和汗水在新能源领域书写奋斗篇章的缩影。(图文: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