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尽其用,创新余热回收——助力绿色交通

2024-07-30 15:19 六郎 中国科技日报
浏览

燃料电池汽车(FCV)作为氢能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关注和快速发展。中国政府在“十四五规划”中将氢能技术作为重点部署领域,并在《交通强国》战略中予以支持,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为响应国家“十四五规划”和《交通强国》战略的指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队成功研发出一种新型燃料电池余热能量回收系统,该系统旨在提高燃料电池汽车的运行能效,另辟蹊径,利用余热进行温差发电,变废为宝,为实现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贡献创新力量。

图1 项目成员合影

燃料电池汽车作为氢能应用的重要场景,其电堆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运行效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队设计的这款燃料汽车余热能量回收系统,运用了创新性的“层叠式温差发电方案”,通过燃料电池电堆输出的热水,即“热源”,与进入散热系统的汽车走行风——“冷源”的温差发电,有效地回收燃料电池电堆产生的余热,将热能转化为电能,从而提高整体能效。

图2 产品展示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不仅关注技术的研发,还注重与产业界的紧密结合。通过与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合作,团队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燃料电池汽车的能效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此外,产品可推广应用于任何存在温差的散热系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队的这一创新成果,为燃料电池汽车的绿色能源利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的不断推广,燃料电池余热能量回收系统有望在未来的绿色交通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团队研发的燃料电池余热能量回收系统,不仅展现了中国在氢能技术领域的研发实力,也体现了中国青年追随党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的决心。团队表示,将继续深化研究,优化系统设计,提升发电效率,为实现交通领域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团队也期待与更多企业合作,共同推动燃料电池技术的商业化进程,为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