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石晶电-半导体细分领域市场“黑马”

2023-11-29 16:29 六郎 中国科技日报
浏览

在东莞的一家封测公司的半导体封装产线上,完成固晶焊线后的晶元器件被转移到固晶焊线自动化检测设备上,数千个晶元器件在2分钟内完成工艺检测并生成数据报告。三个月前,该工厂利用人工每完成一片包含数千个晶元器件的产品,需花费1.3小时。

无人化的全自动封装检测不仅节约人工成本,也大大压缩了该工厂的出产时间。如今,全国多个半导体领域企业通过自动化检测设备大幅提升检测效率及检测精度,部分企业所用的检测设备正是来自东莞市华石晶电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石晶电”)。

位于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的华石晶电,在短短两年多时间里成长为行业内一匹“黑马”,资本市场纷纷向其抛出橄榄枝,目前已与国内众多上市企业达成合作。

风口下瞄准半导体细分领域市场

华石晶电诞生前,有着一段漫长的时间沉淀。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生毕业的罗建华,曾在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封装设备供应商ASM工作多年,他深知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产品市场,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广大。

2015年,从新加坡回国后,罗建华选择在先进智造行业继续深耕,在了解国内市场和学习积累技术经验的同时,耐心等待创业的契机。

罗建华表示,2018年以前,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创业土壤贫瘠,由于国内半导体设备产业整体起步较晚,缺乏核心技术积累及专业技术人才,相关检测设备行业还处在萌芽阶段。

2018年,由于国际形势改变,国家开始出台政策大力扶持半导体产业发展,罗建华察觉到机遇的到来。“要在半导体领域发展,一开始就必须选对方向,找准细分领域研发市场有刚需的设备。”罗建华表示,光学检测技术在国内相对成熟,但细分领域中,国内半导体的封装检测基本依靠人工,设备检测技术门槛高,只有少数大厂能负担得起价格昂贵的进口检测设备。

考量再三,罗建华决定组建专业技术团队,自主研发半导体领域的光学检测设备,并于2019年成立了华石晶电。华石晶电的核心团队,在机电、光学、算法等方面均有海外十几年半导体检测经验的积累。

“当时,在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院长王勇的支持下,我们选择在东莞松山湖发展,这里环境优美,政府对于人才引进给予大力支持,人才结构完整,更有着丰富的上下游产业链。”罗建华说。

疫情期间迎来新转机

创业初期,华石晶电的发展风雨飘摇,一方面,该项技术在国内处于空白状态,国内投资方及客户对于相关技术不了解,罗建华在融资和拓展市场过程中接连碰壁;另一方面,新冠疫情的到来让企业的发展步伐再次受阻。

“当时团队核心成员均在香港和国外,国内供应链及客户开发由我独自负责,碰上疫情,样机的生产进度受到严重影响。”罗建华说。

但罗建华在这一过程中,也观察到积极的一面。“疫情的到来,让国内外形成两极分化的趋势。国外半导体行业代工厂大体瘫痪,国外代工开始转向转国内代工,中国开始承接更多中、高端代工,从而提高了国产产品的品质要求,检测工作变得尤为重要,许多企业的检测标准也从抽检变成全检。”罗建华说。

罗建华介绍道,过往半导体封装产品进行人工检测时,需要在强光照射下检测,不仅劳动强度大,质检员的个人经验及状态也将直接影响检测误差率的高低。

而此时,国内晶圆厂、封装厂正迎来大规模扩张,需要投入更多设备和招聘更多的人员。“国外产品售价昂贵,售前售后服务在疫情期间也无法开展,而我们的产品性价比高,随时可以为客户服务,利好市场迎面而来。”罗建华说。

已获政府引导基金领投数千万元融资

在这一背景下,罗建华更加坚定信心,主动出击打开市场,产品良好的性能逐渐在业界形成口碑。华石晶电随后迎来迅猛发展,众多半导体领域企业主动联系罗建华预订产品,资本市场也纷纷向华石晶电抛出了橄榄枝。

目前,华石晶电已获得政府引导基金领投的数千万元融资,并拥有数十项相关专利,自主研发的产品主要包括固晶焊线AOI、晶圆自动化检测设备等。基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软件算法和光学模块,华石晶电可以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服务。

目前,公司员工共计30余人,人员正在迅速扩张。其中,近60%的员工具有半导体行业工作经历,80%的员工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为企业的迅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罗建华表示,华石晶电立志用国际级的智能检测技术,持续助力中国半导体产业升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