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应急救援“最后一公里”

2022-07-19 16:06 六郎 中国科技日报
浏览

西安科技大学 李文峰

文/胡月

地震发生后通信基站倒塌、供电线路损坏,埋在废墟下的被困人员如何向外呼救?

井下发生了火灾、爆炸事故,巷道又黑又长、没有移动信号,救援队如何营救被困矿工?

深山老林里,几位驴友迷路了,手机没电、对讲机通话距离只有二、三公里,救援人员如何与迷路的驴友保持联系?

这时就需要“应急通信”这种特殊的通信保障手段,为遇险、遇难人员和应急救援队伍之间打通“最后一公里”生命信息通道。

人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通信工具,比如座机、手机、对讲机、网络电话等,在应急情况下不一定好使。

应急通信设备需要一些特殊的设计和开发,比如需要自备电源,需要自成系统,还需要能在高温、高湿、高寒环境中工作,还需要防爆设计,还要皮实耐用,防跌落,密封防水等。

对此,我国西安科技大学科研团队研究了井下救援通信,他们利用多跳中继技术把语音视频信号通过接力方式一段一段地传到地面上来。

针对一些老旧电梯经常困人、或者电梯停在楼层中间,该团队发明了“一键式”报警装置,把求救信号直接拨打到值班人员手机上。

他们还发明了语音融合通信技术,把公安、武警、民防、消防、救援等不同部门之间的对讲机串起来统一指挥调度。

他们还把移动通信和卫星通信技术结合起来设计开发一种多媒体终端,有移动信号地方就用移动信号;在边远偏僻地方,没有移动信号就自动接入我国的天通卫星系统,紧急情况下拨打卫星电话,既经济又实用。

现在他们发明的便携式宽窄融合应急通信指挥系统不但能语音通话、视频通信、收发信息,还可以开视频会议,还可以知道通话人的位置。

他们的应急救援通信设备全部实现了自备电源、便携式;在有公网情况下用公网,没公网情况下就自架基站有专网;专网也覆盖不到地方就利用窄带自组网,把语音信号再延长二十多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