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医疗发布搭载“数字化天眼”的64排CT,第四季度正式上市

2019-11-17 19:57 十柒 未知
浏览

雷锋网消息,11月13日至17日,CCR 2019(中华医学会第二十六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在北京举办。GE医疗在会上正式发布全新一代64排128层数字化CT系统—— Revolution Maxima(以下简称:Maxima)。

据了解,这款产品搭载了此前推出的Edison人工智能平台,应用了“数字化天眼视觉认知系统”“数字化自由心平台”和“高清诊断平台”三大核心技术。

作为目前临床诊疗路径中的重要的医学影像诊断手段之一,CT在我国临床应用已非常广泛,但当前我国各级医疗机构的CT扫描操作中普遍存在两大问题:第一,扫描流程复杂耗时。调研显示,技师在日常操作过程中接近30%的时间被用于定位摆位,且步骤繁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第二,操作人员水平不一,尤其是部分基层医师常因定位不准而造成扫描数据不准确,需要重复扫描,对于基层技师的操作与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因而如何有效简化工作流程,降低人员成本,成为推进CT检查标准化的关键一步。

GE医疗中国CT产品部总经理黄毅向雷锋网表示,以前的CT检查需要医生进行手动定位,需要技师把病人放到床上,通过扫描板上的按键,以及目测激光的定位灯到人体中线的位置来进行定位。但人体是椭圆形轮廓。所以,每次CT扫描平均有2.3个毫米等中心的偏差。

而等中心的偏差存在两个问题:首先,因为不在等中心,所以辐射剂量就比等中心剂量增长将近30%;其次,因为不是等中心扫描,所以图像噪声比也上升了7到8%左右。

作为Maxima的核心技术之一,“数字化天眼系统”是基于深度学习的自动化定位技术,通过3D传感器识别人体八大定位点,并形成三维图像,自动定位扫描部位的中心位置,实现一键精准定位和零接触进床的自动化扫描。

相较于传统扫描流程中放置患者、打开激光定位、手动调节扫描位置等多个繁琐步骤,在天眼系统的帮助下,只需要三步即可完成整个CT扫描前的操作。同时,只需配备一位技师,即可完成全部扫描工作,提升工作效率,降低医院的人员投入和运营成本。

“现在这个机器可以做到近乎100%的精准定位,因此病人的辐射剂量不会那么高,病人也受益。”

黄毅说到,如果一个三甲医院以前一台CT一天扫150个病人,用了数字化天眼系统,可以给医院至少节省一个小时的时间:以前8个小时扫150个病人,现在只需要7个小时就完成了。

“时间上的缩短带来的好处是,可以继续用这多出来的一个小时扫更多的病人,减少病人的候诊、预约时间,缩短整个就诊流程;其次,如果医生不想扫描更多的病人,也可以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对病人进行更多的关护。”

当然,在图像重建等“源头端”进行效率提升之外,Maxima也采用了GE在CT技术方面一直沿袭下来的Revolution ASiR-V平台,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后处理流程,自动识别、测量、提取病灶,提供了一些帮助医生解决临床问题的数字化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