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数字身份证:标识解析助力汽车行业全链协同

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通过赋予机器、产品、零部件唯一数字身份,构建起支撑产业链协同的数据流通枢纽。在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标识解析体系通过赋予汽车零部件唯一“数字身份证”,实现生产、流通、销售、回收等关键环节的数据互通与精准追溯,成为汽车行业数字化发展的新动能。
1. 行业概况
汽车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在推动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中发挥关键作用,我国汽车市场呈现规模扩展与结构优化并行态势。但在中美贸易激战和激烈市场竞争的影响下,汽车行业面临着供应链格局重塑、生产制造模式升级、行业监管繁杂等难点痛点,根据数据显示,部分中小车企生产流程数字化率不足40%,高端车型关键零部件良品率较国际标杆低15%,汽车产业链上下游面临研发与生产脱节、库存管理不善、质量控制难度大等问题,汽车行业亟需强化数字化转型能力,以实现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此,国家出台《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指南》等政策,全面引导汽车行业实现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升级。
2. 应用进展
工业互联网是新型工业化的战略性基础设施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驱动力量,国家和地方大力支持汽车行业依托工业互联网网络、标识、平台、数据和安全等功能体系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标识解析体系作为工业互联网的“神经枢纽”,凭借其自主可控、安全可信且兼容适配的优势,已在汽车行业实现应用落地。
一是汽车行业标识解析体系初步建立。截至目前,在汽车制造业累计上线运行二级节点9个,累计标识注册量超90.1亿个,累计标识解析量超77.0亿次,标识解析体系对汽车制造业整体信息化、数字化水平的提升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二是“标识+汽车”应用覆盖行业全链条。行业企业持续推动标识在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物流销售以及后市场服务的规模化应用,形成零部件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信息追溯、产品服务化延伸等应用场景,带动汽车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普遍接入标识解析体系,截至目前,已接入企业4927家,逐步实现全产业链数据互联互通。
三是新能源汽车领域标识应用逐步拓展。围绕新能源电池、充换电设备等,汽车制造业二级节点积极创新标识应用,例如东风通信建设二级节点,搭建基于标识解析的电池溯源管理平台,打通生产单元建立的新能源汽车电池全生命周期信息采集系统,支撑电池全生命周期数据采集、管理和共享,使得新能源汽车故障检测效率提高20%,电池数据采集并注册的准确率达100%。
四是汽车行业标识解析应用标准日益完善。为加快标识在汽车行业应用落地,2021年,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联合汽车行业相关企业编制并发布了《工业互联网标识行业应用指南(汽车)》,提出汽车行业标识解析实施路径和应用模式,为车企应用标识提供了重要参考。2024年,YD/T 4673-2024《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 汽车零部件 标识编码》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适用于对汽车零部件在原材料、生产、流通、维修、回收等环节的统一标识编码,以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质量追溯、供应链管理等标识应用场景,为标识在汽车行业的“贯通”应用形成了重要指引。
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中国信通院”)以及汽车行业力量的共同努力下,标识解析体系已成为驱动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未来,中国信通院将依托高端专业智库优势,联合政产学研用各界,深化标识解析在汽车行业的“贯通”应用,持续为汽车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新场景、新模式、新路径。













